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茅坤
释义
茅坤1512—1601

明代诗文作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知青阳、丹徒2县。迁礼部主事,移吏部稽勋司。坐累,谪广平通判。屡迁为广西兵备佥事,镇压过广西瑶民的反抗斗争,擢大名兵备副使。为忌者所中,落职归。归里后,用心计治生,家大起。著有《白华楼藏稿》11卷、续稿15卷、吟稿8卷、《玉芝山房稿》22卷、《耄年录》7卷,编有《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其文刻意摹仿《史记》、欧阳修,注意行文跌宕激射,如《送吕芹谷出守襄阳序》、《与陆篑斋论左氏春秋书》等文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其文也好用长句,以显示文气的摇曳,如“君惟困扼而不得志,而得以恣情山泽之间,发其愤懑慷慨跌宕瑰玮之奇,而为诗歌文章之盛者如此”这样的句式,在其集中确实不少。但其文成就并不太高,《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古文之品,终不能与唐顺之、归有光诸人抗颜而行”。茅坤的影响主要是他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全面评点了八大家的古文成就,尽管主要是评点其抑扬开阖、起伏照应的高超笔法,但对后来古文发展却起了较大作用,以致学古文者无不知“茅鹿门”。他能诗,但诗作非其所长。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6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