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翃 |
释义 | 韩翃 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三载(754)登进士第。唐肃宗时,入平卢、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军幕,后又入宣武节度使李勉军幕。曾任驾部郎中,知制诏。建中初年,以诗名闻于世,唐德宗亲命其为中书舍人。大历年间,与钱起、卢纶等被称为“十才子”。其诗兴致繁富,为时人称道。《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诗集5卷。《全唐诗》卷243—245录其诗3卷,词1首。《全唐文》卷444录存其文14篇。诗作以《寒食》最为有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以汉代故事为衬托,写本朝时事,虽然颇为含蓄,却将针砭寓于毫端,是历来传诵的唐诗名篇之一。 栾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2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