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遯窟谰言
释义
遯窟谰言

近代文言笔记集。12卷。王韬著。成稿于同治元年(1862)。有光绪元年(1875)上海申报馆活字本、1913年上海惜阴书屋石印本、1935年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铅印本等。书前有梁鹗《跋》、钱徵《跋》、洪士伟《前序》和《后序》、作者《自序》2篇、朱太忙《序》等。全书共收笔记小说164篇。清人笔记小说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派上承唐人传奇小说,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文学性较强,其著名代表者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派模仿六朝志怪,文字力求简约,宗旨偏重劝惩,文学性较差,其代表者为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王韬属于前一派,所著《遯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3种,皆“纯为《聊斋》者流,一时传布颇广,然所记载,则已狐鬼渐稀,而烟花粉黛之事盛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可见《遯窟谰言》既受《聊斋志异》影响,又有自己的特点。这是因为,时至晚清,由于西方科学和文化已渐传入,国人(尤其知识分子)的迷信观念有所减淡,加之社会日趋黑暗,政治空前腐败,以致谴责小说大量出现。《遯窟谰言》在此社会环境下产生,其内容减少狐鬼物怪,增加社会现实,是很自然的事。如《翠驼岛》叙苏州钟生有侠气,出海远游,船抵好望角,被大风刮至翠驼岛,竟遇汉代刘室后裔。刘氏听说中国以八股取士,大为诋毁,以为八股实“愚黔首,困顿英雄,使人束书不观”,为害甚巨,与秦皇焚书坑儒无异。钟生醒悟,即留岛上苦读郑玄之学,学业大进,回国后著有《五经异说》。其意显然在批判八股科举制度,而笔致却有《聊斋志异》之韵味。因而它是晚清笔记小说代表作之一。

马文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6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1: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