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洛龙歌布曲鸟 |
释义 | 洛龙歌布曲鸟 彝族民间传说。流传于四川凉山地区彝族民间。这是解释老彝文来历的传说。相传有一天彝文的创造者阿苏拉吉在路上碰见与他分别多年、两人已互不认得的徒弟麦尔都惹。自负的麦尔都惹见阿苏拉吉本领很强,十分嫉妒,念咒让这老头子死时马鞍与人各在一边。阿苏拉吉听到后亦念咒让这小子披毡蒙头死在路旁。两人的咒都应验了。阿苏拉吉生前造了许多彝文,他死后心里一直不安,变成一只洛龙歌布曲鸟,飞到他的哑巴儿子拉吉格楚那里,吐出血丝滴在树叶上教拉吉格楚认字。拉吉格楚一天到晚跟洛龙歌布曲鸟学写字认字。猪菜忘了打,家也忘了回,他母亲很不放心,问他他又说不出话,于是就暗着跟他到树林里去看个究竟。看到他在学抄写那弯弯曲曲的画,母亲以为他贪玩,大声喊道:“你怎么贪玩得连家也不回呀!”她这一喊,洛龙歌布曲鸟一惊就飞走了。而经她这一喊,拉吉格楚会说话了,但遗憾的是,父亲的书还有3篇尚未抄完,所以现在彝文有些不够用。关于彝文来历的传说,另有一说是阿苏拉吉在龙头山找到洛龙歌布曲神鸟,神鸟吐唾液如丝,教他识字。阿苏拉吉将字记在衣服上。数日后妹妹来寻,在远处喊他,神鸟惊走,因此彝文有些不够用。流传于云南双柏一带彝族民间的传说与凉山地区所流传的更是不同:古时候撒苏和阿本兄弟俩一起去学彝文,3年里学到彝文1800个字。撒苏把彝文刻在木板上,阿本刻在石头上,回来路上烧火烤粑粑吃,不慎火烧松毛棚,把撒苏的木板全烧掉,阿木的石头也被烧毁,只剩800个字,所以彝文也只有800个字。同一地区的一种异说,干脆说撒苏把彝文记在粑粑上,学到的彝文全被吃到肚里去了。由吉鸟呷呷等口述,萧崇素整理,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年6月版《大凉山彝族民间故事选》,后又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5月版“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丛书”《彝族民间故事选》。 梁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2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