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艾撒和艾苏 |
释义 | 艾撒和艾苏 壮族民间传说。流传于云南文山地区壮族支系侬人民间。这是一个反映壮族先民踏遍青山寻找乐土的民间传说。侬人居住的纳波地方因受“雷”的遭踏而变得贫瘠不堪,艾撒和艾苏兄弟俩遵照母亲的意愿,出去寻找好地方。兄弟俩沿着河边向上游走去,走到河岔口,哥哥艾撒怕苦怕累,他见沿着浑水河走,道路平坦,荫凉舒服,就不听弟弟艾苏的劝告,坚持沿着浑水河走,最后干脆在浑水河边住下,讨了一只猴做妻子,过着不耕不织的野性生活。艾苏一个人带上九尾狗坚定不移地沿着清水河往前走,途中,他为一个寨子的人们驱逐了危害人畜的老虎,又从吃人的怪物手里救出一对受害的姐妹,并娶了妹妹做妻子。好地方找到后,艾苏沿着旧路回头找到了艾撒,强迫他一同来到好地方,又做媒把妻子的姐姐嫁给他。艾撒见艾苏的妻子比自己的妻子更漂亮、能干,乘机把艾苏推进深洞。在九尾狗和百兽的协力帮助下,艾苏爬出深洞。艾撒自觉无脸见人,又跑进树林与猴子为群。艾苏不忘记纳波的乡亲,安排停当后,便沿着旧路回到纳波,把乡亲们一起带到这块新找到的乐土。沙骥搜集、整理的这个民间传说,题名《九尾狗》,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7月1版,1980年7月2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选》第二集,后收入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版《壮族民间故事选》第一集。 韦阳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73-127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