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黄庭坚
释义
黄庭坚1045—1105

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修水)人。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出生于士大夫家庭。父亲黄庶,曾代理康州知州,著有《伐檀集》,他的诗“近体不甚工,古体则力拟昌黎,戛戛独造,实开江西诗派之先”(《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黄庭坚幼年聪颖强记,学识广博。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考取进士,任叶县尉。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出任国子监教授。他很倾慕苏轼的才华,写信给苏轼,并附诗求教。苏轼和了韵,复信称赞他“超逸绝尘,独立万世之表”。二人由此结交,黄庭坚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元丰年间,作太和知县,其时正值王安石变法,督责甚急,他采取了一些宽缓适中的办法,方便了百姓。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他被召回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集贤校理、中书舍人等职。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新党章惇等弹劾黄庭坚、秦观等人修《神宗实录》失实,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先后被安置在黔州和戎州,在边远荒僻地区度过了6年。宋徽宗即位,向太后听政,黄庭坚又被召回,先后任命为舒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等职,均未到任。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亲政,蔡京当权,黄庭坚出任太平州知州,仅9天即被免职,后流寓在荆州、鄂州一带。崇宁二年受谤被除名,流放到宜州(广西宜山)羁管。病死在宜州戍楼中。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30卷。《宋史》有传。

黄庭坚有多方面的才能。书法纵横奇崛,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散文学西汉,法度严谨。他的词也自成一格,与秦观齐名。陈师道称:“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唐诸人不逮也。”(《苕溪渔隐丛话》引)但他的词品类很杂,有的是文字游戏,有的淫俗不堪,也有的意义严肃,风格疏宕,豪放处不减东坡。他的诗功力精深,成就最高,与苏轼并称“苏黄”。他作诗力求新奇,选材避熟就生,造拗句,押险韵,用僻典,造硬语,形成瘦硬峭拔的诗风(代表作如《病起荆江亭即事》)。此外也有清新流畅的名篇(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在诗法上他提出“点铁成金”(指赋于古人陈言以新的意蕴)、“夺胎换骨”(指体味古人诗意而进行新的加工创造)。提出一套以故为新、以腐朽为神奇的创作主张,实际上是以流当源,以学问为诗。由于他的诗自成一家,一新耳目,效法者很多,形成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因黄庭坚是江西人,称“江西诗派”。南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于首位。

傅璇琮辑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中华书局·1978年),莫砺峰著有《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黄庭坚诗的选本有潘伯鹰的《黄庭坚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孙映逵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76-527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