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普天乐2
释义
普天乐2

南曲牌。为正宫过曲,与北曲中吕[普天乐]不同:又名[四块玉],也与北曲[南吕·四块玉]不同。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谓此调出自大曲。《南词定律》正格为:七六、七六六、十、七七、八,共9句7韵(韵可增减),30板。例:“儿夫一向留都下,只有年老爹和妈。弟和兄更没一个,看承尽是奴家。历尽苦谁怜我。怎说得不出闺门清平话。若无粮我也不敢回家,岂忍见公婆受馁。(合)叹奴家命薄直恁折挫。”(《琵琶记》)另有3体变格,句字稍有变化。

又有[大普天乐]一体,句式为:六六、七七、三七七、四五八,共8句23板7韵,4字句前或加一“呀”字。例:“锦帆开牙樯动,百花洲清波涌。兰舟渡,兰舟渡万紫千红,闹花枝浪蝶狂蜂。(合)呀!看前遮后拥,欢情似酒浓,拾翠寻芳来往游遍春风。”(《浣纱记》)《南词定律》并谓:“此曲古格原系二十四板,今之作家乃于北[朝天子]合为一套,通行已久,皆删去‘兰舟渡’三字,止用二十二板,也有不用‘呀’字者。因其古体,故存其旧。”则知古体为8句24板,而通行体则只7句22板,并不加“呀”字,如《南词定律》所举《金雀记》、《千祥记》皆然。

又有[小普天乐]一式,其句式为:六六、三七七、四九,共7句22板6韵。例:“谢渔翁相钦重,暂许我仙舟共。汀芦畔,汀芦畔惊起栖鸿,波心里隐见游龙。(合)似凭虚御风,最堪怜,是江上寂寞芙蓉。”(《红拂记》)此调3字句“汀芦畔”可省略,则为6句21板。《南词定律》谓:“此曲与[大普天乐]俱同,惟少第六句五言一句。[锦缠道]、[古轮台]套内多用此体,通行者也删去‘汀芦畔’之三字一板。”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录此调10阕,其体式也分属《南词定律》所订的3种,唯以9句7韵一式为[大普天乐],此与《南词定律》以8句(或7句)为[大普天乐]者不同。

吕薇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6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