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淮海集
释义
淮海集

宋代诗文别集。40卷。秦观撰。作者生前曾编集其诗文为《淮海闲居集》10卷。其自序称:“元丰七年冬,余将西赴京师,索文稿于囊中,得数百篇。辞鄙而悖于理者辄删去之,其可存者古律体诗百十有二,杂文四十有九,从游之诗附见者五十有六,合成二百一十有七篇,次为十卷,号《淮海闲居集》云。”《宋史·文苑传》称其文集为40卷,北京图书馆所藏《淮海先生闲居集》宋刊残本原亦为40卷本。明代嘉靖间,盛仪为高邮州守胡民表刻本作序称,这是合《淮海集》30卷和《淮海闲居集》10卷而成。嘉靖十八年(1539)高邮郡守张綖以山东巡抚黄瓒刊本与北监旧藏板相校,刊成《淮海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上中下3卷。其后不久,板片尽毁于火,故嘉靖二十四年由胡民表重刻其书。万历四十六年(1618)李之藻又重校刊刻,但其书每卷多者20余页,少只2页,似有遗脱,当非旧貌。《四部丛刊》初编据明代张綖刻本缩印。卷1为辞赋,卷2至卷6为古诗,卷7至卷9为律诗,卷10、卷11为绝句,卷12至卷18为进策,卷19至卷23为进论和论,卷24、卷25为传和说,卷26、卷27为表,卷28、卷29为启,卷30为简,卷31、卷32为文和疏,卷33为志铭,卷34、卷35为赞和跋,卷36为状,卷37为书,卷38为记,卷39为序,卷40为挽词。后集6卷中,前4卷为诗,后2卷为杂文。长短句上中下3卷,共辑录词49题89首,以及10首诗。卷首有张綖序以及《宋史·秦观传》。《四部备要》本《淮海集》系据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道光二十一年以及道光二十四年王敬之、茆泮林等刻本排印。此本重编为前集17卷,后集2卷,词1卷,共22卷。王敬之等订正了李之藻刊本中体裁编排失当及讹脱之处,别见他家集中的作品则附案语注明。卷首辑入《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淮海集》提要,敕,《宋史》本传,长编,年谱节要,秦观自序,张綖、盛仪、李之藻序,宋茂重刊序,条说(即凡例)及像赞。卷末附补遗及王敬林补遗序,还有续补遗、考证及王敬之跋。《宋史》本传称秦观“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而其词尤著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之为“当代词手”,在“苏门四学士”中,他最受苏轼爱重,被推荐给王安石,而王安石亦称其作品“清新似鲍谢”。风格柔弱、情调凄凉是其诗词的不足之处,也是其特点。元好问《论诗绝句》对他有“女郎诗”之讥,敖陶孙《诗评》也说其诗“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

《淮海集》传世版本较多。除上述诸本,主要尚有宋刻明修本,明嘉靖十一年安正堂刻本,明嘉靖二十四年胡民表刻本,明末段之锦刻本(有徐渭评语)等。

于盛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10-551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