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革命的浪漫谛克
释义
革命的浪漫谛克

现代文学思潮。指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以太阳社、后期创造社、我们社的一些青年作家,如蒋光慈、洪灵菲、华汉(阳翰笙)、戴平万、钱杏邨、楼建南、孟超、冯乃超等的小说创作的基本倾向(他们被视为代表初期普罗文学的“革命小说”派)。当时,这些作家深深感染了政治与文艺上的“左”倾路线和思潮影响,并且正处于自身世界观急剧转变期。他们在小说中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表现与鼓动工农革命,按照主观的想像与意愿描写工农革命者英雄的斗争故事和知识分子的思想突变。很多作品还插入所谓“革命加恋爱”。在他们笔下革命斗争是残酷的,但又是轻易的。革命高潮迅速到来,胜利前景指日可待,革命者的生活与斗争也充满浪漫色彩。由于他们的思想感情缺乏实际革命斗争的锤炼,生活积累亦不足,又接受了“唯物辩证法的文学方法”的影响,因而在艺术上喜欢用热烈的说教来图解政治,不大讲究甚至不屑于讲究人物典型的塑造与深刻的艺术构造,感情浮泛而缺乏深沉的感染。对于他们这种实际上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狂热与不切实际的思想倾向以及背离现实主义的主观主义创作方法,瞿秋白曾批评为普罗文学举步期的“革命的浪漫谛克”(1932年瞿秋白为《地泉》所写序《革命的浪漫谛克》)。

朱东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6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3: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