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秋声赋 |
释义 | 秋声赋 现代话剧剧本。5幕。田汉著。1941年底写于桂林。同年12月28日新中国剧社在桂林首演。初刊于1942年4月至9月《文艺生活》第2卷第2至6期。桂林文人出版社1944年1月初版,并收作者《关于〈秋声赋〉》1篇。1941年10月,新中国剧社在桂林成立。当时政治环境险恶,直接影响到剧团的生存。作者为剧团演出需要赶写了此剧,试图表现当时“需要的是每个人都能集中力量于抗战工作”(《关于〈秋声赋〉》)的主题。 剧本以抗日战争中的桂林、长沙为背景,描写作家徐子羽及其一家在战乱中的变迁。徐子羽同母亲、妻子淑瑾及女儿大纯住在桂林。徐以前的爱人胡蓼红突然从重庆来桂,旧情未断,引起徐子羽夫妻间的争吵。徐母带着淑瑾回长沙去。徐子羽以革命工作为重,对蓼红比较冷淡。后来几个以前受过蓼红抚养的难童,重新唤起她的觉醒,她决心回长沙继续做救济难童的工作。在战火的锻炼中,她和淑瑾都坚强起来了。当两个敌人便衣潜入长沙并闯进她们的住宅时,她俩勇敢地杀死便衣特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长沙带回的这些信息,给了徐子羽极大的鼓舞和安慰,他更专心地从事抗日工作。作者是“借用欧阳修的《秋声赋》篇名,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献身民族解放战争的毅力和热情”(陈瘦竹《田汉的剧作》)。 萧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83-438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