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赛金花1
释义
赛金花1

现代7场话剧。夏衍著。作于1935年。初载1936年4月《文学》第6卷第4期。同年11月上海生活书店初版,书末“附言”记述该剧史料来源和人物、事件等的处理。后收入1984年10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的《夏衍剧作集》(第1卷)。

作者自述这部“讽喻史剧”的创作意图,是“想描画一幅以庚子事变为后景的奴才群象”,“以揭露汉奸丑态,唤起大众注意‘国境以内的国防’”(《历史与讽喻》)。剧本以庚子事变为背景,以妓女赛金花的活动为线索,描写满清政府上层统治者李鸿章、孙家鼐、魏邦贤之流的腐朽昏庸;他们对同胞昂首怒目,对外敌屈膝蛇行。赛金花原是清朝前驻德公使洪钧之妾,她在德国时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相识,李鸿章就通过她向瓦德西求和,终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5年后,赛金花被当初恳求她为“和议”出力的官吏驱逐出京。李健吾称该剧“企图宏大”,与熊佛西的同名话剧相比,“洋溢着更多的时代空气”。结构“类似电影进展”,速写形式“透露聪明,然而缺少沉永。人物不算少,我们还嫌不够多,未能形成群众的骚动,我们更嫌不够深,仅仅为作者泄了忿完事。”(《上海屋檐下》)《赛金花》是夏衍第一部多幕剧,曾被称为提出“国防戏剧”口号后,“第一次收获到的伟大的剧作”(《〈赛金花〉座谈会》)。但也有人对它提出严厉批评。鲁迅对该剧的毛病曾在《“这也是生活”……》中有所批评。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女主角赛金花“原也置于讽喻的‘焦点以内’,但由于作者对她的‘同情’较多”,“实际落笔时对她不无赞颂。剧本对义和团的革命历史作用,也缺少正确的较为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该剧1936年11月首演于上海,后在南京曾遭到禁演。

庄浩然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9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