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语 |
释义 | 国语 先秦史籍。共21篇,系集春秋各国记载而成,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8国语。所记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共500多年间各国的史实。《国语》作者,《汉书·艺文志》谓左丘明著。《史记》司马迁自序,亦谓“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这些看法现在已被基本否定。今人一般认为其为汇编之书,所记非出一人之手,但有人最后进行过整理加工。最后成书年代已不可考。 《国语》以记言为主,往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论、对话和互相论辩驳难来反映历史事件,与《左传》以记事为主不同。所记言论,有些十分真切而传神,逼真地刻划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及曲折入微和心理状态。如《晋语》以4卷的篇幅叙述晋献公后妻骊姬谗诬太子及其异母弟而立己子奚齐的整个阴谋过程,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记述骊姬与人谋于密室的种种言论,如“骊姬夜半而泣谓公”一段,抓住献公具有强烈权力欲的心理特点,有意称赞太子的“宽惠慈民”,泻染太子的声誉,引起献公的忌妒;又以“盍杀我”、“君盍老而授之政”等语引起献公失去权力的恐惧,终于使献公下了处置太子的决心。又如《吴语》、《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始末,文章波澜起伏,亦为传诵久远的佳作。但《国语》的整体风格并不一致,故崔述有“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之评(《洙泗考信录·余录》)。 《国语》现存的注本以三国吴韦昭的《国语解》为最早,清洪亮吉有《国语韦昭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国语》点校本,广泛吸收前人的校勘成果,并附有《国语人名索引》,是目前通行的最好版本。 吴先宁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5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