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祎之
释义
刘祎之631—687

唐初学者。常州晋陵(江苏常州)人。少时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辞知名,人称“刘孟高郭”,同直昭文馆。唐高宗上元年间,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同被召入禁中,共撰《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凡千余卷。高宗又密令参决政事,以分宰相之权,时称“北门学士”。仪凤二年(677),转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兼豫王(李旦)府司马。其姊在宫中任内职,刘祎之伺机私省,招致武后不悦,流配嶲州。数年后召还,拜中书舍人,转相王(李旦)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相王被立为帝(睿宗),刘祎之曾参预大计,晋升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临淮县男。一时诏敕多出其手。后因窃非武后临朝称制,以为应还政于帝,触怒武后,于垂拱三年(687)诬其有受贿等罪赐死,终年57。《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刘祎之集》70卷,未见传本。另有《文贞公故事》6卷、《英国贞武公故事》4卷。《全唐诗》卷44存诗5首。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1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