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天华 |
释义 |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作家。原名显宿,字星台,又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人。5岁随父攻读,后因家境贫寒,乃“废学营小卖,自给以求学”(杨源濬《陈天华君行状》)。少年时代即酷爱史书和通俗文艺,常向别人借阅历史和传奇小说等,尤喜民间说唱弹词。20岁随父至新化县城居住,得族人资助入资江书院,旋又考入新化实业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岳麓书院读书,开始博览新学群书,尤酷好中西史志。有感于国家的兴亡盛衰,常涕泪纵横。 二十九年(1903)被资送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曾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以血书抗议俄国侵占我东北三省。又写《猛回头》和《警世钟》二书,以唤醒国民。同年秋回国,参与发起组织华兴会。其演说、著述多散见于《俚语日报》。次年秋,《俚语日报》被查封,他被迫再次东渡日本,入东京政治大学学习。三十一年(1905),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陈天华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同盟会的文告《革命方略》,即出于其手。同年冬,为反对日本政府颁布歧视中国留日学生规则,并激励国人,毅然投海自杀。其著作除《猛回头》和《警世钟》外,还有章回小说《狮子吼》(未完)等,被辑为《陈天华集》。 傅德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0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