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童心说1
释义
童心说1

明代文学理论文章。李贽著。收于《焚书》卷3。为李贽晚年所作,集中代表了他的文学思想。文章强调,“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并对所谓“童心”做了具体解释:“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李贽认为,人心之初是纯真美好的,而“闻见道理”逐渐障蔽童心,结果是“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他还大胆地指出,“六经”、《论语》、《孟子》并非“万世之至论”,只是“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而已,把锋芒直接指向了儒学经典、儒家圣贤和理学家们的教条。他主张诗文创作必须有真心,要去伪存真,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评价文学作品,无分古今,无分体格,均应以是否表现了童心为标准,无论诗文、辞赋,亦或传奇、杂剧。由此,李贽否定了贵古贱今之说,批判了明代的复古主义思潮和轻视通俗文学的倾向,抬高了小说、戏曲的文学价值。

汪蓼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1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