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陆嵩
释义
陆嵩1791—1860

近代诗人。字希孙,号方山。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出身于寒素之家。《老屋》:“敝庐不数椽,仅可蔽风雨。”《五十初度自述》:“家世本寒素,负郭少田亩。中岁逼饥驱,那免四方走?”即其家庭经济状况之写照。道光八年(1828)以贡生应顺天乡试不中。其后10年间曾漫游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道光十九年(1839)就任镇江府学教谕。咸丰八年(1858)因病辞官。其子陆懋修为清末名医,其孙陆润庠曾任吏部尚书。

陆嵩传世之诗约1200首左右,风格古朴,内容丰富。其中有自抒胸臆、自叹穷愁之诗,有反映鸦片战争之诗,有反映太平天国运动之诗,有反映社会阶级压迫之诗,而以反映社会阶级压迫之诗较为突出。如《查灾谣》中的政府官员竟说“有男未卖,有女未鬻”,不得谓之灾民。《注荒谣》中的官员借查灾荒向灾民敲诈勒索,每亩地出钱1千即可免征田税,否则概不豁免。《散赈谣》揭露了“民饥吏肥”的现实。《东郭叹》呼吁“民哀已如鸿,吏猛尚如虎”。《鬻儿行》反映了夫妇出让亲生儿子的社会现实。《乞食》云:“乞食心惊满路隅,相逢谁为立斯须。莫嫌此辈浑无赖,犹是人间安分徒。”“漫道年荒民未饥,相驱为盗莫相疑。君看烽火连天处,行路何曾有乞儿?”这些诗反映了陆嵩的诗风与对社会问题思考的深度。张履评其诗曰:“其运思清,其择言雅”。“至于轸念民瘼,感触时艰,则又旁皇恻怆,无异杜老之咏《诸将》,次山之赋《春陵》,虽以继声‘风’、‘雅’可也。”(《<意苕山馆诗稿>序》)著有《意苕山馆诗稿》。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6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