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秦观
释义
秦观1049—1100

宋代著名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自幼敏悟,豪气纵横,慷慨溢于文词。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在扬州结识了苏轼,为文字交,从此成为苏门学士之一。苏轼对他十分赏识,称他有屈、宋之才。元丰三年(1080),黄庭坚在高邮与秦观首次会见,并以诗集相赠。元丰七年,秦观自编诗文集10卷,题为《淮海居士集》。这年,苏轼向当政的王安石推荐了秦观,第二年,37岁的秦观考取进士,先是任定海主簿,又调任蔡州教授。宋哲宗元祐间,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宋哲宗亲政后,苏轼、苏辙先后被贬,秦观因与苏氏兄弟的关系,被列为元祐党人,外出为杭州通判,途中再贬监处州酒税。接着又因写佛书被削职,先后被贬到郴州、横州、雷州。到郴州后,他的情绪开始变得低沉悲凄,他在雷州的生活更加艰苦。此时苏轼在海南儋州,隔海相望,得以书信相通。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初立,迁臣内移,当年六月他与苏轼相会于海康。八月,在放还途中至藤县(广东藤县),因酒醉卧华光亭,水送来后,他笑视而卒,年52岁。著有《淮海集》40卷,《后集》6卷,《长短句》3卷。《宋史》有传。

秦观是北宋杰出的词人之一,词风轻柔婉约,情辞双兼,盛称当时,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内容多写离情别绪。羁旅行役和个人身世。在艺术上能在优美的形象中注入浓烈的主观感情,创造出凄清妍丽的境界。秦观词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揭示内心世界,正如清人冯煦所评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宋六十家词选例言》)他又工于造句,语言典雅新巧。因有“山抹微云”句(〔满庭芳〕),当时人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近人况周颐论他的词,认为“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可以想见他的词风特色。缺点是题材狭窄,格调伤感纤弱。秦观的诗善于就眼前景事抒写情怀,风格清新妩丽,语言精美动人,但也以气骨纤弱为病,所以同时人说他“诗似小词”(《王直方诗话》),南宋人也说他的诗“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敖陶孙诗评》)。秦观的文章长于议论,喜欢标新立异,与苏轼同出一途。

秦观词的整理本有龙榆生校订的《淮海居士长短句》(中华书局·1957年),附录《淮海居士长短句参考资料辑》,包括传记、年谱简编、词话、序跋。

孙映逵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66-46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3: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