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眼观世 |
释义 | 小眼观世 近代白话中篇小说。土屋静观氏著。清末石印本(刊年不详)。卷首有静观子《序》。正文由寄斋评点。卷末附刊台湾无辨和尚著《行脚山东记》。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天的某一日,“我”梦游蚂蚁国,恰值众蚂蚁奉蚁王之命,正在大晒书籍。于是“我”便顺手拿起一本蚂蚁国的《小学初级读本》读了起来。只见书里有“蚁德”、“蚁掌世界”、“蚁文源流”等文,详细介绍蚂蚁国的社会道德、历史源流以及东方和西洋蚂蚁国的重大差别等等。正在读兴浓厚之际。“我”之友人将其叫醒,原来是南柯一梦。作者假借梦游蚁国的寓言,隐寓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晚清政治的腐败,道德的沦丧,尤其是民族危机的加剧,表现了满腔的忧虑。作品又借寓言之便,诙谐幽默,妙趣横生。静观子《序》称其“自小观世,使人勿忽”;“观世为小,使人勿圃”。“再三读之,但觉醰醰有味”。 所附无辨和尚之《行脚山东记》乃短篇小说。其叙述方法与忧患余生(连梦青)的《邻女语》极其相似,以第一人称“我”为线索,历叙其周游山东的所见所闻。我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二十一日由山东烟台出发,至六月十六日离开山东,历经登州、黄县、潍县、青州、济南、德州、泰山、曲阜等地,所见所闻甚多 ,如老贡生夫妇吸鸦片致贫、刘典史痛骂康有为变法,“清官”奉洋教杀义和团、洋兵侵占我江山、清政府丧权辱国、义和团“灭洋”功德等等。从而真实地记录了戊戌变法、庚子事变在不同阶级中引起的不同反应,以及晚清的各种社会问题。其总结论是“民心可恃”、政府无能。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真实感情。 唐锡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