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忆菊
释义
忆菊

现代新诗。闻一多作。初载《清华周刊·文艺增刊》1923年1月13日第3期,署名一多。初收入上海泰东书局1923年9月版《红烛》。1922年8月,闻一多赴美留学。他身在异邦,心向祖国,想着中华民族的山川草木,以至性至情写了许多爱国思乡的诗。《忆菊》就是其中的一首,系诗人赴美当年的“重阳前一日作”。全诗共十节,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赞美,抒发了深切怀念祖国的炽热感情。作品的前五节,主要是忆写祖国大地盛开的菊花。以色彩缤纷的诗句,从在室内的摆设、在室外的生长,到姿态、颜色、大小等,多侧面地描绘了一个群芳竞妍,各展其长的菊花的世界,写出了菊花斑斓多姿的自然美。作品的后五节,侧重在议论和赞叹。从“自然美底总收成”,“祖国之秋底杰作”到“骚人逸士”咏菊的文化传统,赞誉了菊花的高尚纯洁。诗人还用美国生长的“热欲的蔷薇”、“微溅的紫罗兰”与“四千年华胄底名花”作比,讴歌菊花“高超的历史”、“逸雅的风格”。最后以深沉激越的感情放声高歌:“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忆菊》在艺术上有明显特点。诗体上,节无定句,句无定字,也不讲究押韵,完全是自由体。诗风上,前半部分写菊花,词藻富丽优美,色彩浓淡相宜,着意于秀丽的追求;后半部分的议论赞叹,热情奔放,酣畅淋漓,显示出沉劲雄浑的风格。正如闻一多自己所说:《忆菊》的“前半形容各种菊花,是秀丽,后半赞叹是沉雄”(《致闻家驷》)。《忆菊》是诗集《红烛》中有代表性的篇章,也是闻一多的“一篇得意之作”(闻一多《家书·给弟》),体现了诗人早期诗歌创作的特征。

胡钢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3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