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璲
释义
王璲1349—1415

明代诗文作家。字汝玉,后以字行。长洲(江苏苏州)人。少而颖异,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建文元年(1398),改为应天训导而侨居南京。永乐初,擢翰林五经博士,迁右赞善,参与修纂《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永乐七年(1409),因修纂礼书不合旨意,被黜,还里。永乐十一年(1413),以牵连解缙案而被逮送北京。永乐十三年(1415),死于狱中。作品有《青城山人集》8卷。其诗歌力学唐人之调:“萤栖衰苇寒,月敛疏萝瞑。羁怀悄无欢,卧背风灯影。露冷叶声翻,更深人语定。欲取孤桐弹,惆怅谁能听!”(《秋夜怀沈秀才》)《四库全书》馆臣认为:“璲诗音节色泽,皆合古格。”但时露摹拟痕迹。为文兼善古今体制,而赋作尤为赡丽。据载,他与解缙等人应制撰《神龟赋》,他得第一,文名也为之大振。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70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