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抃 |
释义 | 王抃1628—1692 清代诗人。字译民、又字鹤尹,号巢松。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第五子。年少时曾师从陆世仪、陈瑚、江士韶等,后又师从吴伟业。天资聪颖,有文才,但是科举屡屡失利,在王时敏诸子中,家境最为拮据。王抃工诗,为“太仓十子”之一。吴伟业、归庄、朱彜尊等对他都很推重。他的诗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感慨兴亡,二是山水纪游,诗风深稳平实,“言远而旨微”(程邑《太仓十子诗序》),如七言古诗《送友还蜀中》、《赠孝子黄端木》,七言律诗《扬州二首次梅村师韵》等都表现出这种特点。著有《巢松集》6卷。他还擅长戏曲,著有《筹边楼》、《舜华庄》、《鹫峰缘》等4种传奇和《玉阶怨》、《戴花刘》两种杂剧。今仅存《筹边楼》1种。演唐李德裕事。王士禛《香祖笔记》曾说:“吾宗鹤尹兄抃,工于词曲,晚作《筹边楼》传奇,一褒一贬,字挟风霜,至于维州一案,描摹情状,可泣鬼神。尝属予序之而未果也。今鹤尹兄殁数年矣,忆前事,为之怃然。”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8-61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