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冯乃超
释义
冯乃超1901—1983

现代作家。笔名马公越、冯子韬、李易水等。原籍广东南海,出生于日本横滨。1923年,从日本第八高等学校理科毕业后,进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学习。次年转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科,后改学美学与美术史。加入了日本共青团外围组织马列主义研究会,并倾心于法国象征派诗歌,在《创造月刊》上发表了《红纱灯》等许多带象征派色彩的诗,被称为象征派诗人。这些诗的主调,是抒写爱情失意的痛楚和人生苦恼的哀怨;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他追求观念联络的新奇和拟人化手法的大量运用,注重用形象来暗示情调,要求语言音节的美感和色彩的丰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唯美主义倾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日本回国,成为后期创造社的中坚分子。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编辑事务。1929年与夏衍、冯雪峰等商谈筹建左翼文艺组织。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被选为执行委员,并担任党团书记。文化总同盟成立后,任党团书记。1931年调到《红旗报》(中共党报)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办《战斗旬刊》,宣传抗战。后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中共特支书记。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组织部副部长,后任《抗战文艺》编委。1940年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的文委工作。1946年赴香港,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工委领导下的文委工作,任书记。1949年春赴北京,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开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人事部副部长,中山大学党委第一书记、副校长,北京图书馆顾问等职。他的著作有诗歌、小说、戏剧、评论和翻译,其中主要有诗集《红纱灯》和《怒》,短篇小说集《傀儡美人》(其中也收有散文)和《抚恤》,翻译小说集《芥川龙之介集》和《河童》等。其理论批评文章散见于各报刊。

周葱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5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