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彭淑
释义
彭淑1747—1807

清代诗人。土家族。字谷修,号秋潭,晚年自号方山居士。湖北长阳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兄皆能诗。乾隆三十六年(1771)中举,直到34岁才步入仕途。著有《秋潭诗集》、《秋潭外集》、《秋潭败帚》、《秋潭窃言》等多种。彭淑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当首推竹枝词,现存69首。时人论及他的竹枝词时说其“大都陈风俗之淳朴,表土物之纤薄,慨习尚之变移”。读他的竹枝词如同展示土家族社会风情的系列画卷,风格清新,情趣盎然。清人张应昌编《清诗铎》,收录了彭秋潭两首长律:一首七言《摸桩行》,述写盗贼的诡秘与凶残;另一首五言《沔阳道中夜闻邻船语》,描写乾隆四十三年(1778)湖广地区大旱奇荒的悲惨情景。彭秋潭还有一些诗歌创作理论,他的“境、情、文”说,论述了“文”之由来,他强调“情”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把握住了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艺术特质,并据此反对明清以来诗坛流行的“论时代、分家数、尚考据、贵博物”的风气。

陈述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4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