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公骥 |
释义 | 杨公骥1921— 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杨正午。河北省正定县人。儿时在祖父启蒙下,曾广泛阅读章回小说、弹词、鼓词和唱本等。小学时开始接触新文学作品。1933年转入长沙受中学教育。1937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38年6月到达延安,曾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冬被派往宣化市从事工会工作。次年被东北局分配到东北大学任教授。1947年任该校国文科副主任,讲授过文章选读、中国文学史、国学概论、语言文字学概论、“五四”思潮等课程。1949年冬东北师范大学成立后,任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教研室主任,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史;并在历史系担任中国史教研室主任,讲授中国古代史。该时期撰成的《中国文学史》讲义曾受到教育部的表扬。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作协东北分会理事,吉林省分会副主席,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社联副主席。 杨公骥治学范围较为广泛,对中国文学、历史、民间文艺等方面均有涉猎,先后发表了《吉林西团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掘报告》、《汉巾舞歌辞句读及研究》、《中国原始文学》、《周代文学》、《中国小说史》、《中国文学》第一分册、《漫谈楚的神话、历史、社会性质和屈原的诗篇》、《西藏古史考》、《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漫谈桢幹》、《泼水节古俗考》等。 晓咏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6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