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柯尤慕·图尔迪 |
释义 | 柯尤慕·图尔迪1937— 当代维吾尔族小说家。新疆喀什人。生于小手工业者家庭。幼年丧父,靠课余做零工完成小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供其读完中学,并考入新疆学院法律系学习。1954年到《新疆日报》社工作。1955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五月的早晨》。1956年在《新疆日报》维文版发表短篇小说《吾拉孜爷爷》,后译成汉文发表于《延河》1958年7月号,因“作者着力描写了吾拉孜爷爷的高贵品格”,而受到茅盾的赞扬(见《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1961年到叶尔羌河畔的莎车县安家落户,任县报记者。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他写出了一批反映维吾尔农村新生活的短篇小说。1961年发表在《塔里木》(维文)杂志的《泽热普香河畔》,着重描写维吾尔族农民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以刻画女主人公海莉琪的内心活动见长,可以看出作者逐步摆脱“新闻笔法”的自觉努力。 从70年代中期开始,他潜心于长篇小说的创作。1975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克孜勒山下》分别用维、汉两种文字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以维吾尔农村学“样板”、赶先进为题材的小说,内容上有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它是维吾尔当代文学中第一部长篇,有着对文学样式的开拓意义。1975年开始,他投入3卷本长篇小说《战斗的年代》的创作,并于1979年陆续出版。其中第一卷《黎明之前》获1981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二等奖。这部结构宏伟的长篇小说,反映了四五十年代维吾尔人民所经历的苦难、觉醒和为新时代而斗争的艰难历程,堪称维吾尔当代文学中令人瞩目的长卷,也标志着他文学创作走向成熟。1980年在新疆第三次文代会上,柯尤慕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新疆分会副主席。不久,他成为一名专业作家。1984年底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被选为理事。1987年曾访向苏联。1989年3月在新疆第四次文代会上,被选为自治区文联主席。 已经出版的作品计有:长篇小说《克孜勒山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出版)、《红山英雄》(新疆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战斗的年代》(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至1985年出版)、《睛朗的天空》(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泽热普香河畔》(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花院人家》(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多彩的世界》(民族出版社1989年出版);中篇小说集《博格达老人》(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7年出版)等。 陈柏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3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