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释义

《诗经·大雅》第20篇。全诗8章,章8句。这是一首政治讽谕诗,系周朝大夫借讽劝同僚以讥刺暴君,其用意是规谏统治者挽救颓败的统治,也暴露了当政者的腐败昏聩以致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周厉王之世。1章写进谏之由乃是周王一反常道,毫无远见;2章写国家变乱是由于政令不得民心;3—4章指责同僚不听善言,不可救药;5章郑重告诫同僚切勿一味媚上,应留意于民间疾苦;6章言民众本性善良,易于教导;7章讥刺周王不可陷入众叛亲离的孤立境地;8章告诫周王及同僚不可不敬畏天意。《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凡伯刺厉王”之作。陆德明说,此诗与《民劳》等5篇为“变大雅”,皆作于周厉王之时(见《经典释文》)。朱熹《诗集传》认为,此诗与《大雅·民劳》相类而更深切,乃“同僚相戒之词”。方玉润《诗经原始》折衷《毛诗序》与《诗集传》两说,认为是“凡伯规同僚以警王”之作。朱右曾《诗地理徵》认为,此诗作者凡伯,即共伯,亦即周厉王逃彘之后而临时在位的共和(姓共名和)。现代学者多认为此系一首政治讽谕诗。

张玉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7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