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杭州白话报 |
释义 | 杭州白话报 近代综合性杂志。初为旬刊,后改周刊、三日刊、日刊。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初五(1901年6月20日)创刊于杭州。先后由林獬(宣樊子)、孙翼中(独头山人)、陈叔通(謞者)等主编。至宣统元年正月初一(1910年2月10日)停刊。总期数不详,今见第1年33期、第2年33期、第3年16期,其第3年第16期出版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原刊不署月日)。该刊是辛亥革命前白话期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种。由于主编多次易人,故在政治倾向上时有变化。1903年至1906年由孙翼中主编期间,该刊的言论最为激烈,并且曾为光复会的秘密联络处。内容分为论说、时事评论、杂著、小说、歌谣等门类。其论说语言通俗,内容广泛,举凡世界大事、国家内政外交、中外历史乃至婚丧嫁娶、迷信鬼神等莫不包举。所刊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有艮庐居士的《救劫传》、佚名的《黄天录》、锋郎的《游尘》等;弹词有锋郎的《少年军》、《女中师》、《亡国恨》等;杂著有独头山人的《波兰国的故事》、宣樊子的《美利坚自立记》和《菲律宾民党起义记》、平情子的《中东和战本末纪略》、曼聪女士的《女子爱国美谈》、锋郎的《世界亡国小史》等,无不故事曲折,语言通俗,与小说体相仿。撰稿人多用化名,除上述者外,还有医俗道人、闲闲者、江东雄次郎、白过日子人、燕市酒徒、侬更有情等,反映了当时文坛的一种风气。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88-358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