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周邦彦
释义
周邦彦1056—1121

宋代词人。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浙江杭州)人。为人“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宋史》本传)。元丰初,以布衣西上,入京师,游太学。29岁时,献《汴都赋》,受到宋神宗的赏识,由太学外舍生擢为试太学正,“声名一日震耀海内”(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居官5年,更加尽力于辞章。元祐三年(1088),出教授庐州,知溧水县。此后整整10年浮沉于州县小官之位。绍圣四年(1097),被召还朝,任国子主簿。元符元年(1098),宋哲宗召对,使他诵读《汴都赋》,除官秘书省正字。宋徽宗时,历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仪礼局检讨。政和元年(1111),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后出知隆德府,又改知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重和元年(1118),因受到刘昺得罪事的牵连,出知顺昌府,改处州、睦州。适遇方腊起义,因还乡,后居住扬州。宣和三年(1121)卒。

周邦彦词誉极高。南宋末年陈郁《藏一话腴》称他“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沈义父《乐府指迷》更推为“冠绝”。他的词作特点主要是精于词法,在词的写作技巧上进一步提高。在以前柳永铺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求曲折、回环,富于变化;语言风格也由俚俗趋向典雅、含蓄;言情体物方面也更为精工,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同时他又精于音律,辨析入微,从而形成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成为北宋词向南宋转变的一大关键。总之,在他的词中,字句的锤炼、音调的和谐、格律的严整、铺叙的详赡,都得到了高度的表现。周词的主要内容多是写羁旅、离别,也有的写艳情,内容较为狭窄。此外,周邦彦又审定了一些古音古调,创作了一些新的词调,从而丰富了词调宝库,为词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周邦彦“博文多能”,诗文之外,又擅长于书法。今观周邦彦诗文所存者,一鳞片爪,俱有可观。如《曝日》诗:“冬曦如村酿,微温只须臾。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已无。”可谓“语极自然,而言外有北风雨雪之意,在东坡与陶诗中犹为上乘”(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但从整个艺术独创性的观点看,他的词确实超过诗文。著有《清真集》。

胡可先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6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