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煦良 |
释义 | 周煦良1905—1984 当代翻译家。笔名舟斋、贺若壁、文木。安徽东至人。20年代初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同学院中学、大学。1926年春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两年后留学英国,进爱丁堡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和文学。1932年得文科硕士学位后回国。因参加反蒋抗日斗争,遭到镇压,流亡香港。1934年回到上海,翻译了英国泰斯《神秘的宇宙》(后收入“青年丛书”出版)。1935年应郑振铎之邀,到暨南大学英语系任教。1938年到四川大学英语系任副教授。1940年,翻译了英国柯勒律治《老水手行》3章,以英汉对照形式在《西洋文学》杂志上发表。后来应光华大学之聘出任英文系主任。此间除发表了不少译诗外,还用两年时间译出美国巴马、威理合著《地球末日记》和美国劳勒特·纳珊《珍妮的肖像》。1946年携全家到上海,进新陆师范学校任英文系主任。1947年因在反内战宣言上签名而被校方解聘,后应聘任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1949年至1958年先后任光华大学英文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以及《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月刊副总编。其间他还翻译了德国史悌芬·海姆《理性的眼睛》(与人合译)、苏联法捷耶夫《封锁期间的列宁格勒》等。主要译作还有:英国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英国毛姆《刀锋》等。他的译作严谨通顺,力求传达原作的风格、精神。 张静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86-388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