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偕灿 |
释义 | 陈偕灿1789—1861 近代诗人。字少香,别号咄咄斋居士、咄翁、苏翁。江西宜黄人。年9岁即能以“槐花黄,举子忙”巧对“《文选》熟,秀才足”。年12习举子业。以家贫,年16即设馆授徒以维持生计。年19应府试博第一名,应聘为宜黄凤冈书院讲席。道光元年(1821)中举。屡应礼部试均落第。 十二年(1832)入京任教习。十八年(1838)为闽中教习,一度代理长泰、惠安知县,以善于调解民间械斗而受到称颂。二十年(1840)以母丧去官,遂不复出仕。 陈偕灿曾有《作诗》诗8首,自述其诗学见解和创作体验。如“作诗如作画,命意在笔先。渲染纵多姿,已落第二禅。”“我求似古人,古人更奚似?性灵叩性灵,古人可不死。”“造化本自然,不雕亦不刻。刻意作好诗,往往不可得。”“李杜各扬镳,不害称双美。若合为一人,非杜亦非李。”大致以追求自然、真趣、性灵为依归。故其诗题材广泛,不重藻饰。如《忧患》云:“忧患年来聚此身,可堪索米尚风尘。”“平生大节饥驱误,惭愧儒林传里人。”《到家》云:“一官鸡肋投闲易,三载鸿泥著迹轻。”为其自叹穷愁无聊之作。《自题鸥汀渔隐图》:“三十六鸥来往熟,残笛声中日又斜。”“钓亦不得得不卖,换酒前村信棹还。”为其渔隐自得之作。吴嵩梁评其诗曰:“二十已(以)前诗近香山;二十已(以)后兼师宋人;三十后则出入三唐,各体皆工。(《<鸥汀渔隐诗集>序》)曾燠赞其诗曰:“灵摅怪发,骨壮气雄。意往而冰雪融,机赴而源泉沸。忧端郁结,萧骚铁马之音;绮思缠绵,要妙璚箫之韵。情辛味旨,神合迹离。洵足融贯诸家,纲维众体。是知广乐钧天,无非真气之鼓荡也;霞裾云锦,莫非天工之粲设也。”(《<鸥汀渔隐诗集>序》)著有《鸥汀渔隐诗集》、《鸥汀渔隐诗续集》、《鸥汀渔隐诗外集》。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55-345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