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宴席曲
释义
宴席曲

回族民间说唱形式。广泛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回族地区。它是回族人民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系文学、表演、音乐三位一体,叙事抒情兼具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其主要演唱场所为婚礼宴会以及一些其它的喜庆场合。因此又有“家歌曲”之称,以区别于“花儿”(又称“野曲”)。曲词讲究“文雅”,一般不可有粗俗之语。它依曲调可分为叙事曲、散曲和酒曲等;依内容可分为叙事和抒情两大类。其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人数不定,但均系男性,大多为民间歌手、艺人,以独唱、和唱、随唱、问答对唱等形式唱出。宴席曲题材十分广泛,其中多表现旧时青年男女婚姻爱情的故事,诸如《方四娘》、《哭五更》、《没奈何》、《识手巾》等;以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如《孟姜女》、《五哥放羊》、《杨家将》、《白娘子》、《包老爷》等;反映回族历史生活的如《高大人领兵口外》、《净脚片》等。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又编唱了许多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新宴席曲,抒发回族人民的情怀。

哈良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3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