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党费
释义
党费

当代短篇小说。王愿坚著。初载《解放军文艺》1954年第12期。小说取材于1934年深秋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闽粤赣边区军民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历史生活。故事情节很单纯:游击队的地下交通员“我”奉命下山,到一个叫八角坳的村子里去寻找女共产党员黄新,以便通过她把遭到破坏的党的地下组织联络起来。黄新是个红军战士的妻子,忠实可靠,在与党组织失掉联系后,她仍主动、积极地组织党员进行秘密活动。“我”找到了黄新,准备把她筹措的作为党费上交的一蓝子咸菜取走时,被白军包围。千钧一发之际,她果断地把咸菜和小女儿一起交给了“我”,自己去引开敌人,壮烈地牺牲了。作者通过“我”的回忆来展现黄新的形象和当时的生活场景。“我”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战士,这就使整个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其中有一个重要细节:由于长期缺盐,黄新那又黄又瘦的小女孩在饥饿时从箩筐里抓了一根腌豆角填到嘴里,因为那是给山上的游击队准备的,所以黄新立即硬着心肠从孩子嘴里夺回了那根腌豆角。这不仅使作品中的“我”感奋不己,而且也在读者中广为传颂。作者说这个细节是从亲身经历的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反映革命处于困危时期一个忠贞的女共产党员同党的关系。(王愿坚:《在革命前辈精神光辉的照耀下》)《党费》是中国当代小说中最早表现第2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生活的一篇优秀作品,也是王愿坚的成名作。评论家侯金镜指出《党费》是一篇“结构严谨,感情和语言都很凝炼的作品”。“女主人公黄新的牺牲是壮烈的,表现了老红区人民在残酷的阶级斗争和苦难中锻炼出来的英雄性格,她的精神是博大的。”侯金镜说,黄新也“不是超人,不是异乎寻常可望不可及的人物”、“……这样的妇女在老区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见王愿坚短篇小说集《普通劳动者》序》)。工人出版社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解放军文艺社1980年曾相继以《党费》为书名出版过作者的短篇小说集。该篇曾被收入多种短篇小说选本。

史燮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0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21: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