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释义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现代文艺思潮。1942年前后,延安及其它解放区普遍开展思想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就是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次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的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就是讲话的一个重要观点。毛泽东认为,当时文艺界的思想比较混乱,文艺队伍中小资产阶级倾向比较严重。一部分文艺工作者用个人主义、极端民主、平均主义等小资产阶级观点来观察无产阶级革命队伍和革命根据地的生活。他们适应不了严密的组织纪律,不习惯于革命的集中领导,抱怨艰苦的物质条件,夸大工作中的某些缺点,对延安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表露了一定的不满。在文艺创作方面,“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许多作家因为自己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在知识分子的队伍中找朋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研究和描写知识分子上面”。而对革命的主力军——工农兵却“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倘若描写,也是衣服是劳动人民,面孔却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此,毛泽东把“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提出来。他认为,无产阶级的文艺应该为广大的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服务,应该在革命斗争中充分发挥文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这是无产阶级文艺与封建阶级文艺、资产阶级文艺的根本区别。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文艺工作者“把立足点移过来,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这个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逐步克服文艺界长期存在着的宗派主义,才能解决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即“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我们的文艺既然基本上是为工农兵,那末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要做到这 一点,文艺工作者“就先有一个学习工农兵的任务”,“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 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主要内涵。

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指导下,文艺工作者“下乡入伍”,深入斗争实践,写出了不少反映工农兵生活的好作品。如秧歌剧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一朵红花》,《朱永贵挂彩》等;歌剧有:《白毛女》、《王秀鸾》、《刘胡兰》、《赤叶河》等;话剧有:《把眼光放远一点》、《粮食》、《反“翻把”斗争》、《李国瑞》、《抓壮丁》、《团结立功》、《同志,你走错了路!》等;戏曲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血泪仇》等;小说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荷花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种谷记》、《高干大》、《吕梁英雄传》、《我的两家房东》等;诗歌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等。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作为文艺运动的指导方针,它是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重要文艺思潮,产生过十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文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对于文艺方针进行了调整,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代替了“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提法。但是,“为人民服务,决不可以跟为工农兵服务对立起来,虽然工农兵不能够代替全体人民,但是他们究竟是人民的最大多数,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也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

刘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5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