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吴鼒
释义
吴鼒1755—1821

清代文学家。字及之,号山尊,又号抑庵。全椒(今属安徽)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侍讲学士。才名早达,晚以母老告归,主讲扬州书院,士论高之。工于骈文,曾编纂《八家四六文钞》,认为骈文要做到“挦撦虽富,不害性灵;开合自如,善养吾气”。若“言不居要,则藻丰而伤烦;文不师古,则思鹜而近谬”,“虽复硬语横空,巧思合绮;好驰骤而前规亡,贪掎摭而真精失。”(《八家四六文钞序》)。所作骈体,沈博绝丽,辞气骏迈,精芒采色,流溢于笔墨间,但内容流于冗繁。多抒怀之作,间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骤雪》反映了贫富不均的现实:“一雪乃如此,呻吟四邻同”;“豪家酒夜设,深房兽炭红,那知冻死骨,坐委落叶丛。”《怜卖妇》描写了卖幼女为童养媳的惨状。其诗以孟(郊)、韩(愈)、皮(日休)、陆(龟蒙)为宗,尤善五言古诗,妥贴排奡,才思纵横,如《题宾谷先生赏雪茅屋图》等诗作皆具有这一特长。他的近体诗虽然也时有佳句,但总的说来未能尽脱馆阁之气。著有《夕葵书屋集》、《抑庵遗诗》等。

赵东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5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