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爱,是不能忘记的
释义
爱,是不能忘记的

当代短篇小说。张洁著。初载《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生动地描写一位女作家同一位老干部之间精神恋爱的悲剧。30岁的珊珊对自己是否嫁给求婚者乔林下不了决心,为爱情与婚姻的矛盾而烦恼,从而想到自己的母亲(作家钟雨)生前对她的有关教导,母亲长期珍存的一位老干部赠送的一套《契诃夫小说选集》和遗留下来的题为《爱,是不能忘记的》一些笔记本。于是依据笔记本上的“只言片语”和她的“支离破碎的回忆”记述了母亲与老干部之间婚姻和爱情分离着(双方都是已婚人)的痛苦纠葛。由此珊珊醒悟到“等着那呼唤我们的人,即使等不到也不要糊里糊涂地结婚”的人生真谛。小说描绘了“痛苦的理想主义者”钟雨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揭示了爱情在精神理想与现实生活中的深刻矛盾,提出“有没有比法律和道义更牢固、更坚实的东西”把夫妻联系在一起的婚姻道德课题,呼唤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表现了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渴望。

作品发表后,引起文坛的热烈争鸣。黄秋耘认为这篇小说“写的是人类在感情生活上一种难以弥补的缺陷”(《关于张洁作品的断想》)。李希凡希望评论家们不要“陪伴作家沉陷在‘悲剧人物’的感情里,共同‘呼唤’那不该呼唤的东西,迷失了革命的道德、革命的情谊”(《“倘若真有所谓天国……”》)。肖林批评小说“格调不高,在思想上存在弱点”,“不应把暖昧的、缺乏道德力量和不健康的情绪美化成诗”。(《试谈〈爱,是不能忘记的〉的格调问题》)。曾镇南认为“小说所歌颂的那种爱的美感的幻灭,其根本原因在于作家为了表达、宣泄一种对爱情与婚姻离异的愤懑而牺牲了人物形象的艺术真实性,牺牲了正常的美感”(《爱的美感为什么幻灭?》)。李贵仁、邓海南等论者不同意李希凡、肖林等的看法。李贵仁认为这篇小说中揭露和展示的矛盾,“是建立在对现实的辨证认识的基础上的”(《她捧出的是两颗纯洁的心》)。

这篇小说先后被“北京”、“广东人民”、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人民文学”、“广西人民”、长春“时代文艺”等出版社分别收入出版的各种小说选本,还被译为德、日、英等文种收入书中在国外发行。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以《爱,是不能忘记的》为书名出版张洁小说、散文集、收短篇小说9篇、散文11篇;1981年5月再版,列入“潮汐文丛”。美国旧金山《中国丛书》编辑部1986年以《爱,是不能忘记的》为书名出版英文版张洁小说选。

何火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2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8: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