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实与典型”问题的讨论 |
释义 | “现实与典型”问题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34年10月26日,辛人在上海《申报·自由谈》发表《典型与现实》一文,认为“艺术并非呆板的模写,而是活泼的表现;并非琐屑事物的搜集,而是它们的精神、意义、风貌的把握。这就是典型化、普遍化”。并指出:“艺术只有借普遍化、典型化之助,才能具体地、忠实地反映着现实”。11月6日,野在同一副刊发表《现实与典型及其他》一文提出异议,认为客观现实的多面性中“存在最本质的(典型底的)若干面在”,而“艺术底典型化”,就是“通过形象而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上客观现实底本质(现实底多面性中最具典型性的方面)”。这是现代文学史上关于文学典型化问题的较早的一次讨论。 徐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1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