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沙家浜
释义
沙家浜

当代京剧。北京京剧团汪曾祺、杨毓珉、肖甲、薛恩厚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年出版演出本。1970年北京京剧团以集体改编名义搞了新的演出剧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据此出版了单行本,附有详尽的剧目资料,包括剧照、乐谱、舞蹈武打动作和舞台美术的全套设计等,成为已出版的几种单行本中最为完整的演出本。“文化大革命”中,该剧曾被称为“革命样板戏”之一。剧情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江苏常熟地区。一批新四军伤病员在排长郭建光的带领下,留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养伤,共产党的地下联络员阿庆嫂接受了掩护伤病员的任务。日军闻讯前来扫荡时,伤病员被秘密隐蔽于芦苇荡中。勾结日寇的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在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的指挥下进驻沙家浜,搜寻新四军伤病员。以茶馆老板娘为公开身份的阿庆嫂,机警勇敢,智斗胡、刁两人,不露声色地摸清了敌人的意图,设计诱使敌人开枪,既在百姓中暴露了敌人的真面目,又给芦荡中的伤病员报了警。18名伤病员在郭建光的率领下,顶风抗雨坚持于芦荡之中,犹如挺拔不屈的18颗青松。阿庆嫂同假扮中医的县委书记,以及革命老人沙奶奶共同设计搞出了一条被封锁的小船,划向芦荡,将新四军伤员安全转移。胡、刁两人气急败坏,抓了不少百姓。他们借拷问沙奶奶的机会暗审阿庆嫂,结果反被阿庆嫂识破,她佯装与沙奶奶打架争取了主动。敌人的阴谋破产了。新四军随着对敌斗争的节节胜利,某支队回兵东进。郭建光率领已痊愈的伤病员组成了突击排,飞兵奇袭沙家浜,借胡传魁结婚之机直捣敌人老巢。主力部队在阿庆嫂的接应下聚歼了日伪军,使沙家浜重见光明。

张余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3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