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新诗歌派
释义
新诗歌派

现代文学流派。30年代出现的以中国诗歌会为中心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初期活动于上海,主要成员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柳倩、关露等人,主要阵地是《新诗歌》杂志。1934年前后影响扩展到全国各地,河北有王亚平、袁勃、曼晴等人出版《诗歌季刊》,广州有温流、蒲风、雷石榆、黄宁婴等人出版《中国诗坛》,东京有林林等出版《新诗歌》,还有青岛、厦门、湖州等地,也有该派诗人的活动。这些诗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趣味各不相同,但大都先后加入“左联”,并积极参加“左联”倡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他们不满于当时诗坛上“闹着洋化”或“沉醉在风花雪月里”(《中国诗歌会成立“缘起”》)的新月派、现代派和象征派等的诗风,提倡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人民大众反帝抗日的高涨情绪,强调诗歌要与大众相结合,要对大众的奋起斗争起到推动或组织作用。在表现形式方面,他们大力提倡采用大众化的诸种形式,特别是批判地吸取歌谣、小调、鼓词、儿歌等的长处,从而创造出新的诗歌形式。他们还努力摒弃宗派主义,力求使诗歌成为大多数人的读物。他们的诗歌创作,实践了其理论主张。先后出版过“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并在“国防诗歌”的口号下出版“国防诗歌丛书”,发表了大量现实主义诗作,为探索诗歌大众化以至建立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新诗歌,作出了积极的重要的贡献。1937年抗战爆发后,该派诗人分赴各地,在新的斗争中,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成就。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5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