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子兵法 |
释义 | 孙子兵法 先秦兵书。相传为春秋末期吴人孙武所著。今存13篇。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战争经验,揭示了军事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提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奇正相生”,“能因敌变化而取胜”等重要原则,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在中国古代和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全书语言精粹简劲,文字爽利峻洁,喜欢运用整齐有韵的句子,如“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计篇》)还吸收了一些生动具体的比喻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如“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恒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至。”(《九地》)常常采用排比句法,分层次进行铺陈叙述,条理清楚而周详完备。南宋黄震说:“若孙子之书,岂特兵家之祖,亦庶几乎立言之君子矣。诸子自荀、扬外,其余浮词横议者莫与比。”(《黄氏日抄》)有曹操等11家注本和郭化若今译本。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448-244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