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皇甫湜
释义
皇甫湜

唐代诗文家。字持正。睦州新安(浙江淳安)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始为陆浑尉,仕至工部郎中。性急好酒,持才傲物,多次触犯同僚,遂自求分司东都,被东都留守裴度召为判官。曾师从韩愈学习古文,其文章刻意求奇,流于险奥。为文力主“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答李生第一书》)。在“答李生”的3封书中表述出其创作见解。裴度修福先寺,请白居易写碑文。皇甫湜知道后大怒,自请为文。他饮下斗酒,援笔立就,写成《福先寺碑》,裴度览读时“寻绎久之,目瞪舌涩,不能分其句”。所以清人刘熙载称其“学韩而第得其所谓‘怪怪奇奇,只以自嬉’者”(《艺概》卷1)。《唐诗纪事》卷35中说:“湜不善诗,退之和《公安》、《陆浑》二篇。可以想见其怪奇。退之诗曰:‘皇甫作诗止睡昏,辞夸出真遂上焚。要余和赠怪又烦,虽欲悔舌不可扪。’言其语怪而好讥骂也。”

所著有《皇甫持正文集》(一题《皇甫湜文》)6卷传世。《全唐诗》卷369存有其诗3首。《全唐文》卷685—687存其文3卷。

苏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42-444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