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晞发集 |
释义 | 晞发集 宋代诗文别集。13卷。谢翱著。包括诗文10卷,《遗集》2卷,《遗集补》1卷。附《天地间集》1卷,《西台恸哭记注》1卷,《冬青树引注》1卷。据方凤《谢君皋羽行状》说,谢翱著作达10余种,近100卷。《四库全书》收录的是清康熙年间陆大业的家藏钞本,仅是谢翱全部著作的一部分。集后所附的《天地间集》是作者收录的宋末故臣遗老包括文天祥、文及翁、家铉翁等在内的诗歌;《西台恸哭记注》和《冬青树引注》是元人张丁为谢翱的两篇作品作的注。 《四库全书总目》说“南宋之末,文体卑弱,独翱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充分肯定了谢翱作品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散文以《登西台恸哭记》最具代表性。文章以吊祭文天祥时的哀痛、愤激的心情,充分表达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张丁为此文作注说:“若其恸西台,则恸乎丞相也;恸丞相,则恸乎宋之三百年也。”谢翱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有的直接表现爱国思想:“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泪满吴江水,随潮到海回。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西台哭所思》)其情与《登西台恸哭记》可谓异曲同工。有的描写亡国前后人民的生活及其反抗:“结客上京师,弃家南斗陲,相看各意气,欲取辽阳归。”(《结客行》)也有游山玩水、应酬唱和之作。在当时,四灵、江湖派诗已成强弩之末,谢翱的诗歌以坚实健康的思想内容和激越苍凉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后人普遍赞扬。 王恩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5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