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惟善 |
释义 | 钱惟善 元代诗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又号白心道人。钱塘(浙江杭州)人。早年有诗名,元世祖至元年间,年仅十几岁,就挟诗卷请见正在江浙行省任职的画家李衎,受到礼遇。成年后,刻意为诗,至治,泰定年间活跃于江南文坛,曾与贯云石、曹鉴、刘致等人唱和往还。元代后期,与杨维桢交往密切。参加至正元年(1341)省试,试题为《罗刹江赋》,与试3,000人,仅钱惟善据枚乘《七发》考出钱塘之曲江,即罗刹江,考官得卷大喜,置名于前列。因此,钱惟善就建了曲江草堂,晚年以其为号。此后,领乡荐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张士诚占据吴江,退隐于江筒川,又移居华亭。明洪武十二年(1379)尚在世,卒年不详。有《江月松风集》12卷,今存。《元诗选》初集收入钱惟善诗70首。元人陈旅评他的诗:“妥适清茜,娓娓乎有唐人之流风焉。”钱惟善精习《毛诗》,号称强记多才,由于《江月松风集》在清初以前一直罕见传本,所以明代诗评家、诗选家对他均比较陌生。钱惟善的文章传世很少,主要是儿篇序,最为知名的《罗刹江赋》亦未见传本。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3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