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于湖宿女贞观 |
释义 | 张于湖宿女贞观 明代话本小说。见于明人何大抡辑《燕居笔记》卷9。为明弘治、嘉靖间作品,作者失考。写宋朝淮西和州泾阳县秀才张于湖升任建康府尹,上任途中,到女贞观游玩,爱女尼陈妙常色美而有才,以词相挑,遭到拒绝。张于湖走后,陈妙常颇有懊恨之意。后来,陈妙常与观主侄儿潘必正私自结为夫妇,并怀孕在身,潘必正与张于湖是故友,张于湖断陈妙常还俗,与潘必正结为夫妇,成全了他们的美满姻缘。二人终偕老百年。小说描写美貌多才的尼姑陈妙常,向往正常的婚姻生活,并大胆冲破宗教的罗网,很少扭捏和差涩,也没有虚伪和矜持,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的正当“情”、“欲”的进步认识。小说中的观主开明而善良、陈妙常多情而缠绵、潘必正用情专一、张于湖虽钟情于陈妙常,又愿成人之美,都有许多的人情味。本篇于《宝文堂书目》中亦有著录,作《张于湖误宿女贞观》。在《万锦情林》中作《张于湖记》,在《国色天香》中作《张于湖传》。女贞观故事于宋元以来在民间盛传,元代关汉卿有杂剧《萱草堂玉簪记》,已佚。无名氏有《张于湖误宿女贞观》。明人高濂有《玉簪记》传奇,亦演此事。 么书仪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3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