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除夕》演出的讨论
释义
《除夕》演出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33年10月,新加坡爱国校友会游艺大会演出独幕剧《除夕》后,《南洋商报·狮声》为此开展了一场讨论。粱志生发表《爱国校友会游艺大会》一文,批评该剧的结尾是“概念化的,而且是绝路逢生的公式化的”。并指出演员表情、化装都有些漏洞。金晖接着作《志生君理论底清算》一文,肯定粱对表情和化装方面的批评,但认为结尾的处理是合理的。粱又写了《金晖君的客观理论的检讨》,坚持己见,并对金的观点逐一批驳。《狮声》编者连啸鸥登了一则启事,提出讨论双方应注意3个信条:“态度应谦和(不高傲);莫节外生枝(不遁词);无损人私德(不谩骂)”。本着这一公正立场,他删削了金晖《答志生君客观理论的检讨》文中许多违碍语句。嗣后,连啸鸥又撰写《第三者的话》一文,认为两人成见太深,争论下去难有结果,建议停止讨论。金晖读后,写了两信指责连啸鸥偏袒粱。连遂将金信公诸报端,并作《公开的答复》,声明不再欢迎金的来稿。这场论争于是不欢而终。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