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婉约派
释义
婉约派

宋词的主要风格流派之一。其代表作家有晏殊、柳永、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这种风格流派在词创作上的基本倾向是:词在内容上多写男欢女爱,离情别绪,因而题材比较狭窄;在技法上,讲究协乐,词藻,典重,铺叙,强调婉转含蓄,强调词的阴柔美,追求词的艺术造诣,因而颇有细腻精工之作。这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盖词本是音乐发展的产物,是为合乐歌唱而填的歌辞;其应用场合,初为秦楼楚馆,酒宴歌筵,是“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遣兴娱乐的工具。这就决定了歌辞内容多是裁花剪叶、离愁相思之类,而其声情也必然是如欧阳炯《花间集叙》所描述的那样:“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声合鸾歌,字谐凤律。如此相沿既久,词就形成了“香而软”或曰“软媚”的风格特征。宋初承袭唐五代“花间”“尊前”词风。至苏轼豪放词出,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格调,一洗词坛绮罗香泽之态,为词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词坛为之一变,特别是辛弃疾出,大倡其风,于是词坛婉约与豪放两类主要创作风格始壁垒分明。但以“婉约”、“豪放”概括为两种词派则始于明代张綖(字南湖),其《诗馀图谱》》“凡例”附识说:“词体大约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又说:“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清代王士禛《花草蒙拾》在引用张綖这段话时,改“体”为“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这便是后人分宋词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的根据。“婉约”、“豪放”虽不能尽括宋词流派,但却指出了宋词创作风格上的两个主要倾向。婉约派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过去曾被某些词论家视为词的“正宗”,对我国词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即由此而来。

邱鸣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