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台湾学者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选
释义
台湾学者中国文学批评论文选

古典文学理论研究著作选编。毛庆其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本书选录台湾学界 15位作者于1959年至1983年间发表的19篇文章,按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脉络,兼顾研究类型,编排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阐发型研究,收录文章16篇,计有:王梦鸥的《陆机〈文赋〉所代表的文学观念》和《关于左思〈三都赋〉的两首序》、王更生的《刘彦和文学创作的理论体系》、沈谦的《〈文心雕龙〉论文学风格》、齐益寿的《〈文心雕龙〉与〈文选〉评文标准的比较》、廖蔚卿的《钟嵘批评思想的批判》、陈晓蔷的《关于〈诗式〉》、张双英的《试论联句批评与〈六一诗话〉的关系》、黄景进的《“以禅喻诗”到“诗禅一致”——严沧浪与王渔洋诗论之比较》、林明德的《王若虚的诗论》和《元裕之的文学批评理论》、孙克宽的《桐江诗论》、周质平的《论晚明文人对小说的态度》、吴宏 一的《清代诗学的背景》和《王静安境界说的分析》、黄志民的《人间词话境界一词含义之探讨》。第二部分为考据型研究,收录文章2篇,即高葆光的《〈毛诗序〉再检讨》和《三论〈毛诗序〉》。第三部分为比较型研究。收录文章一篇,即候健的《中西载道言志观的比较》。编选者在《编后记》中指出,全书收录文章所探讨的,多为大陆涉及较少而台湾学界有独到见解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借鉴意义。编选者还结合入选文章,分析了海峡两岸在古代文学批评研究上的异同。客观地评述了台湾省的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优长及不足:由于历史的根源和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式上,其基本形态相同,即考据型研究、阐发型研究和比较型研究,所不同的只是阐发型研究各自依凭的理论根据和阐明的观点有所区别。台湾的文学批评,比较注重文、史、哲的区别,表现出文学观念的自觉性;比较顾及研究对象的全面性与整体性,不以历史上批评家的知名度大小决定取舍;他们紧紧抓住了中国诗学这个根本的一环,但对小说批评与戏剧批评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

王佑夫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3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