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又旦
释义
王又旦1639—1689

清代诗人。 字幼华,别字黄湄。郃阳(陕西合阳)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七年(1668)选为湖北潜江县知县。二十年授吏科给事中,后补为户科给事中。他为官清正,关心百姓、有较好的政绩。

又旦富于才华,诗名甚高。在京城时,人们把他与王士禛合称“两王先生”,又与田雯、宋琬、曹贞吉等人并称“金台十子”。

他的诗歌主要有3方面的内容,一是他长期宦游。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纪行之作,如《苍龙岭》、《自千尺㠉抵云台峰作》、《晓渡望鄂州》、《太史祠隔河望孤山》等,都较为出色。二是他交游广泛,“嗜友若渴”(邓汉仪《诗观初集》),写下不少思念朋友的诗,《广陵使还,得吴野人、郝山渔、汪长玉书》、《矶上待月寄怀胡君信》、《怀顾黄公》、《泊江口树下寄周澹园》等均流露出他对友人的一往情深,他也创作过一些表现民间疾苦的作品,如《秋获词》反映出农民“年年种田食无粥”、“官家百事无时休”的凄惨处境,《野菜行》写出了农民以野菜充饥、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事实,同时还揭露了官吏的虚伪与冷酷:“朝朝县令出厅事,县门仍挂恤民字!”《牵缆词》、《养豕词》、《糜麦叹》等也都是同类的作品。

又旦作诗不标榜唐宋,风格浑融清丽,自成一格,七古,五律尤见功力,因此得到王士禛的推重,认为“其诗每变而益上,其足以行远而传后无疑”(《黄湄诗选序》)。

著有《黄湄诗选》10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0-57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