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沈遘
释义
沈遘1025—1067

宋代文学家。字文通。钱塘(浙江杭州)人。以荫为郊社斋郎。皇祐元年(1049)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还朝奏《本治论》10篇,为仁宗所嘉赏,除集贤校理,修起居注,召试知制诰。出知越州,徙杭州,锄治奸蠹,令行禁止,深得民心,两州人皆画像祠之。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吏部流内铨。丁母忧去职,卒。沈遘“以文学称天下”,“文辞敏丽可喜。”(王安石《沈内翰墓志铭》)有《西溪集》10卷。今存。任知制诰时所撰词命,大都庄重温厚,有古人典质之风。诗亦清俊流逸,不染俗韵。《次韵和少述秋兴》:“浩荡西风动客裾,飘然归思满田庐。少时岂省为名误,老去真知与世疏。胜事只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杯舒!南山已有来年约,三径何年得自除?”自述世味,情真语切,襟怀洒脱。此外如《题山光寺》、《送施密学守钱塘》等,亦俊逸可诵。

吴汝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70-317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