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放下你的鞭子 |
释义 | 放下你的鞭子 现代街头剧。初由陈鲤庭执笔,集体创作;后在演出中不断加工修改,补充丰富。收入星星出版社1938年1月版《街头剧》第1集。剧本描写父女二人,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家乡,颠沛流离来到关内。 为了挣钱𫘯口,父亲佯称女儿香姐是从苏州买来的卖唱女子,靠卖艺为生。一次在街头演唱时,香姐因为已经挨饿两天,无力唱曲和做戏,为饥饿所迫而性情暴躁的父亲竟举起鞭子抽打自己的亲生女儿。周围看戏的人同情香姐,一青年工人挺身向前,高喊“放下你的鞭子!”这时,香姐哭诉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兵占领家乡,抢走田地,杀死母亲,父女俩被迫流落异乡的悲惨遭遇。青年工人听告后,告诉父女俩,使他们无家可归,挨饿受苦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不抵抗的卖国汉奸,大家要团结起来,拿起武器,打倒共同的仇人。周围观众也义愤填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汉奸!” 剧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发出强烈控诉。剧中父女俩的遭遇在抗战初期具有广泛的典型意义,容易激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和民族义愤,从而有力地宣传了团结抗日的主张。在表现形式上,它采用灵活简便的方式,演员混杂在观众中间,把剧情和观众的情绪融为一体,使戏剧效果更为逼真和强烈。当时的流动演剧队曾广泛演出此剧,有的一天之内连演数场,盛况不衰,发挥了很大的宣传教育作用。它与《三江好》、《最后一计》都是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独幕剧,曾被合称为著名的“好一计鞭子”(阳翰笙《国统区进步的戏剧电影运动》)。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91-389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