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杜漺
释义
杜漺1622—1685

清代诗人。字子濂,号湄湖。滨州(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考中进士,授直隶真定县推官,官至河南开归道参政。杜漺风流儒雅,能诗,兼工书法。他的诗以七律见长,炼字精妙、格律老成。如“北国钟声寒出寺,南徐草色绿随潮。”(《阅瓜洲城,登大观楼望京口》)“燕颔数奇天壤少,虎头痴绝古今难。”(《庚子季秋赠别顾宁人社兄之会稽》)“星楼涵日浮空碧,御道连烟入望长。”(《平山怀古》)便均能在精工的语言和谨严的格律中传达出一种深厚的韵味。其五古也有佳作,如描写思妇心情的《寒夜怨》,构思出人意表,语言也奇警不凡。陈允衡编《国雅》,选杜澳的诗作为压卷,可见对他的推重。著有《湄湖吟》9卷、遗文1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5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0:51